在俄罗斯向乌克兰发起“特别军事行动”后,北约不断向乌提供军事援助,将快要和谈的俄乌双方重新推上了战场,导致两国战事持续至今。随着局势不断升级,乌克兰的求援需求也不断增大,许多北约国家已经掏空了武器库,想帮乌克兰扭转颓势,就得为其提供俄方明令禁止的,更加先进有效的武器装备了。于是,最近不断传出消息,北约暗示要在乌部署“爱国者”反导系统,对此,美国矢口否认,俄方态度强硬,表示敢来就敢打。
据来自环球网的消息,近日,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新闻发布会上暗示,北约正考虑帮助乌克兰部署“爱国者”反导系统,然而,此前北约前副秘书长科贝拉茨基就曾直言,北约向乌克兰转交“爱国者”,就等同于向俄开战。而对于北约的企图,俄罗斯方面也毫不退缩,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发出了打击警告,称若是北约敢向乌提供“爱国者”,那么俄军会对其定为合法打击目标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最近也有美国国防部高官向美媒透露,美国正在考虑直接向乌克兰提供“爱国者”导弹系统。不过,美国五角大楼新闻秘书莱德却在例行记者会上否认了此事,表示美国目前没有向乌克兰提供“爱国者”的计划。然而,他也没有把话说死,称美方将会“继续进行相关讨论”,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,确保满足乌克兰的国防需求。
“爱国者”反导系统
客观而言,寻根究底,俄乌冲突的主要导火索,在于北约不断东扩,妄图拉乌克兰入伙,将防线推至莫斯科门口。尽管俄罗斯果断向乌发起军事行动,破坏了北约的扩张企图,但美国借此拉着所有盟友,试图孤立俄罗斯经济。对美国来说,借乌克兰之手削弱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力量,凭借大规模的制裁措施,打压俄罗斯的经济,是其挑起这场矛盾的利益所在。
不过,现在西方遭到了对俄制裁的反噬,经济状况有所下滑,并且许多北约国家在援乌大半年后,自家的军火库已经告急,就连美国也难以维持乌克兰战场的开销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与北约已经面临两种选择,一种是向那些没有参与援乌的国家进口军备,缓解自身援乌的压力。所以最近可以看到,波兰和美国不断采购韩国武器,并打算将其送去乌克兰,尽可能延长俄乌战事,给俄罗斯持续造成麻烦。
北约军援乌克兰
另一种选择,则是松开对本国军火库的限制,向乌克兰提供更先进的武器,帮助其扭转局势。北约秘书长最近的暗示,显然就是一种试探,想要摸清俄方对此事的态度和底线。而美方虽然否认本国有向乌提供“爱国者”的计划,但却透露美国确实正在讨论此事。同时,这恐怕也是对俄方的一种警告,暗示俄罗斯若继续加大对乌克兰的打击,美国有可能会满足乌克兰的国防需求。
那么,美国和北约真敢向乌克兰提供“爱国者”吗?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小。首先,俄方曾对美国发出警告,称若是其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,将会被俄视为直接参战,成为这场冲突的当事国。在美国眼里,乌克兰仅仅是西方削弱俄罗斯的棋子,自然不愿意为了援乌一事,与俄罗斯进行正面军事对抗。毕竟美国要是有这种底气,也用不着将乌克兰推到台前了。
美俄交锋
其次,美方凭借俄乌冲突持续对外售武,向欧洲售卖天价天然气,收割欧洲乃至全球经济。而美国获取这些利益的前提,是要把控住局势的平衡,若是美西方加大对冲突的干涉力度,引来了俄罗斯的军事打击,这场战事恐怕就要演变成一场大规模战争。到那时,哪怕美国有跟“宿敌”决战的意图,但欧盟恐怕不会为了个乌克兰,与俄罗斯以命相搏。尤其此前北约拒绝向乌克兰提供“核保护”的态度,其实就已经说明了局势若是失控,西方必然会抽身离开。
因此,北约和美国对外发出这种模糊的信号,恐怕是想要稳住乌克兰的情绪。由于俄罗斯近期不断空袭乌克兰,破坏其国内设施,乌外长库列巴就曾要求美国提供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。美方自然深知此举的危险性,但又不能不回应乌方的求援诉求,所以只能一边营造商议氛围稳住乌克兰,一边否认此事给俄罗斯一个交代。 而这也表明,其实从乌克兰充当西方棋子的那刻起,就已经成为了这次大国交锋的牺牲品。